什么是审计综合报告,如何撰写审计综合报告,目前为止尚没有准确定义和规范要求,在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第一百五十三条中虽然规定“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但对详细的细节内容和格式也没有明确规定。笔者以为,所谓审计综合报告实际上就是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对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审计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和提炼,对审计成果做深加工,从中找出都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审计建议来提升审计价值的一种文体,但它又不是一个专门的文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解决的方法》(国发〔2000〕23号)所列的十三个公文种类和审计署《关于印发主要审计文书种类和参考格式的通知》(审法发〔2011〕24号)中所列的十类文书参考格式中,均没有将“综合报告”列入,而是将其作为“报告”的一种形式。
为便于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撰写审计综合报告的技能,撰写出高质量的审计综合报告,笔者根据审计工作实际,从结构布局、撰写步骤、需要注意的几点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熟悉审计综合报告的结构布局。在撰写审计综合报告前,必须对审计综合报告的结构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准确定位。综合审计报告原则上分为基本情况、主体问题和缘由分析、审计建议三个部分。基本情况主要反映项目立项依据、计划安排、审计目标及组织实施情况,审计的结果及相关财务、业务数据等;主体问题和缘由分析则反映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审计中发现的宏观层面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主客观缘由分析评价;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审计建议。当然,也有的审计综合报告分为问题和建议两部分,省略了基本情况,这种报告比较简洁、直观,便于阅读者节省阅读时间。还有的审计综合报告分为基本情况、有一定的问题、缘由分析和审计建议四部分,将缘由分析单独作为一部分,注重责任划分,便于领导决策,但总体内容与分三部分的报告没有太大的差别。实际审计中,采用几部分撰写可根据具体项目和领导要求习惯来确定,灵活掌握,不做强求。
二、掌握撰写审计综合报告的基本步骤。在撰写审计综合报告时,要熟练掌握其基本步骤:
(一)确定主题。主题就是报告的核心,主题下面可以有若干个表述观点,他们共同构成报告的骨架。通常来说,一篇综合报告只能有一个主题,所有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个确定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一样的结构、不同的方法等,进行充分论述,所有观点都应该围绕主题来展开,切忌跑偏,什么都讲,到头来什么都讲不清,领导也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二)精选素材。主题确定以后,就要围绕这个主题,尽力搜集与之有关的审计资料,包括审计机关出具的一般审计报告,相关报表,审计建议函,取证材料,审计分析等,并进行精确筛选、提炼,按照相关表述观点进行分类整理。
(三)拟定提纲。所谓提纲,就是对文章的要点,用最简短的话概括出来,提纲的文字和所写内容要恰如其分,切忌“文不对题”。提纲通常包括:(1)标题。(2)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撰写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3)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使报告中观点与观点、材料与材料、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全部清楚地显现出来,便于撰写者全面把握综合报告的整体结构。
(四)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报告。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外,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以及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写什么,简要写什么,要根据撰写综合报告的目的作适当取舍,如果是为了转化审计成果,那就要将报告重点放在审计结果及其利用方式和影响上;如果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那就要将报告重点放在缘由分析和审计建议上。如对专项资金进行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就应该先写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效果,后写有一定的问题,重点应该放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清是属于体制、机制原因,还是人的因素造成的,是主观故意,还是会计技术处理错误,是领导授意办理,还是经办人员自作主张,并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提出应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便于领导决策。
(五)修改报告。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许多人修改报告习惯于边检查边改,这其实就是事倍功半的作法。高效的作法应是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集中修改,统一修正格式和观点,调整结构和材料顺序,对不足部分拾遗补缺,对累赘部分进行删减,改换不恰当的资料、语言,改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统一记数、计量单位等。这些工作完毕后,综合报告才能最后定稿。
(一)准确性——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报告中对上级反映的事情是完全真实、符合实际的,而不是虚假、模棱两可或主观臆断的。撰写审计综合报告,不能标题一个意思,而下面内容却是另一个意思,把材料和观点割裂;不能只列举一大堆事实,而不对这些事实作准确和合乎逻辑的定性;反映问题要与审计建议相对应,不能问题说的是东,建议说的是西;分析原因,不能只强调客观因素而忽视主观因素;其次,还需要注意,报告所引用的数据、法规等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有半点含糊。如果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都搞错了,再多的材料、再好的文辞也不能挽救这一篇文章。因此,撰写审计综合报告,首先要注重它的准确性,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
(二)精简性--宁短勿长,宁缺勿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审计综合报告属于上行文。主要是报送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可见,审计综合报告与一般审计报告相比,质量发展要求更高。审计综合报告所涉及的审计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撰写审计综合报告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综合各单位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提出全局带指导意义的较高水平的审计建议。作为上行文的综合报告,不只是满足于审计人员自我欣赏,是要让上级领导看的,特别是争取领导采用或批转的报告,更需要注意,作为领导,尤其是地方党政领导,工作千头万绪,很难有时间来详细阅读你的长篇大论,如果报告很长,又没有吸引人的标题和内容,想被采用和批转是很难的。因此一定要注意精简,语句要短,文字要平,要善于画龙点睛。尽可能的避免用审计、会计业务中的专业术语去叙述,报告揭示主题或结论性的语言一定要深刻,要有力度,要有新意,要有很强的思想性,举例要有典型意义。撰写综合报告一定要有精品意识,不能凑合。质量不高的报告,宁可不报,也不能凑合上报。
(三)建设性——这是写综合报告的目的所在。报告中问题反映的再多、再尖锐,如果没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就不能发挥审计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的参谋助手作用。从更严格意义上讲,审计建议是衡量审计质量和审计水平的重要标尺,提出问题,不提处理问题的办法等于零。所以我们的审计工作,不光是要查出问题、反映问题、揭露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微观审计出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处理问题的办法。任何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一个专项审计、行业审计或审计调查,问题归纳汇集起来之后,针对问题提出处理问题的办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目前这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点往往表现的特别突出,因为,情况和问题有现成的取证资料,有统计报表,而处理问题的办法往往没有现成的东西,需要发挥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动脑子去想,不能就事论事,既要从审计专业的角度想,还要从其他专业的角度去想;既要从本级下级的角度想,还要从上级的角度去想。只有想全面、想正确了,才能提出有见地和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和采纳,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丁厚银)